经济日报 谭汉珠 / 撰稿
禾一精机 引领船用零件产业数位升级
引进协同式自动化机器手臂一条龙产线打造市场竞争优势
禾一精机是台湾船用引擎零件业重要领导厂商,旗下产品以 AL 为品牌商标,秉持「品质、效率、创新、品牌」为四大核心理念,主力专注在「船用柴油引擎燃料喷射系统」产品包括:柱塞、出油阀、油嘴,号称为柴油引擎心脏的三大偶件。从原料、加工、热处理、镀膜工程技术到品管测试,研发技术跃进建立一条龙生产线。为了创造市场的竞争优势,不仅配置高效率 CNC 自动化生产设备,及建立生产、行销、人事、研发、财务的 IT 整合系统,并将偶件运用 3D 虚拟实境系统,成功导入手机,大幅提升顾客选购产品的正确性。为掌握工业 4.0 趋势,引进协同式自动化机器手臂,辅助加工者进行重复性的动作,透过科技的变革,引领台湾船用零件产业迈向数位升级,也将禾一带向另个高峰。
[ 创新商模 树立产业典范 ]
2006年创立的禾一精机,总经理庄秋汉是AL品牌经营者,年轻有为,新观念,新做法,颇具个人风格,却拥有杰出的经营智慧。交通大学管研所毕业之后,会任职于台湾IBM公司,负责南区制造业、教育单位和流通业的业务,经过5年深入产业的历练后,拥有厚实的管理能力与业务拓展技巧。谈起品牌创立渊源,庄秋汉表示,禾一前身是老字号企业福育精机,至今已47年历史,过去专营船用二手引擎及零件买卖与小型偶件制造。他强调,一般传统引擎零件制造业,属于机器及劳力密集型态,并以代工为主,缺乏主动替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,导致一直处于买方市场。因而,庄秋汉决定将公司转型,把资源集中在燃料喷射系统偶件的制作,并期许公司为客户带来附加价值,通过销售不断回馈到自创品牌,建立国际品牌形象。他坚信,只有让品牌产生价值,回到卖方市场,才能为公司带来永续发展的机会。于是透过独具创新的商业模式及制造流程,掌握镀膜研发技术,开启跨入事业新版图的一扇门。希望借由禾一的经营理念,扮演台湾引擎偶件制造业火车头的角色,成为船用零件产业界的典范。
历经 15 年经营,为了掌握技术转型升级,运用 IT 的技术打造资讯整合系统,包含将制造流程,结合图形化的管理与电子看板应用,透过生产线的即时管理系统,连接工厂的广播平台,让同仁在公司各角落全程掌握产线的制造流程和进度,也能让产线的加速急单与突发状况做即时处理,大幅提升产能与工作率,发挥禾一最在行的弹性制造强项。除此,禾一是南区制造业当中,少数使用丹麦协同式机械手臂操作来提升效率的厂商。由于坚持品质,产品出货前严格 QC 检测,更利用雷射刻印二维条码以追溯产品履历。经由不断自我要求强化技术能量,因此取得英商劳氏 ISO 9001 国际规范品质管理认证,成为跃居全球重要 MIT 柴油引擎零件制造商。
[ 幸福企业 团队共荣互利 ]
另一个亮点,世界首创,独家研发「双镀膜」工艺,是应用在柱塞生产制造,而特色是拥有芯部特殊镀膜技术,在外壳内外具有特殊坚硬镀膜,能让柱塞寿命延长及防爆与抗腐蚀。而禾一的功能性镀膜产品,在业界属种类最齐全的偶件制造商,加上产线技术人员工艺纯熟,生产之柱塞直度和圆度具高水准,偶件间隙依工件大小,最小可达 4 ~ 6µm,于是在竞争激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2009 年禾一与意大利 DISPA 公司建立策略联盟,创立 AL-DSP 双品牌,引进义大利原厂「油嘴」,产品包含:油嘴、针阀偶件与雾化器。种类多元齐全,加上本厂不断引进的测试设备,终于完成禾一在三大偶件的完整供应。禾一所生产的三大偶件,皆广泛运用在日本、欧洲、韩国及中国品牌船用引擎,型号高达 4,200 多种。为追求差异化及高门槛的竞争优势,不断研发提高产品生命周期,并缩短交期,来满足顾客需求。近年全球不景气,禾一以柴油引擎三大偶件,成为全球重要市场的供应链,在疫情冲击下及市场低迷中,无论是营业额的成长,或高毛利率的维持,皆有十分令市场惊艳的表现。
除此,庄秋汉重视人才,对员工颇为照顾,公司稳定性高,员工组成以家庭成员居多,有父子、夫妻、兄弟,不仅企业罕见,更在偶件界传为佳话,被称为幸福企业。面对未来持续深耕品牌,并与团队共荣互利,成功创造永续的成长,在竞争激烈的偶件工业中展现优势,同时藉由世界海事展览与国际交流,抢进全球市场布局,成为扬名国际的 MIT 船用引擎偶件制造商。